与传统的液晶显示相比,OLED 属于自发光的显示技术,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具有外形轻薄、视角宽广、对比度高的特点。
另外,OLED 采用固态的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其反射型阳极和半透明阴极构成一个光学微腔,利用微腔效应可使出射光的半峰宽控制在 35nm 以内,因而 OLED 面板色纯度高、色域广。每个 OLED 像素可以被独立寻址、驱动,像素形状有长方形、菱形、椭圆形等,最小尺寸在 15 微米左右,其面板产品分辨率可达 400 PPI 以上、响应速度比液晶快 50 倍,呈现出来的画面细腻、流畅。OLED 具有的上述特性受到面板厂商和消费者的青睐,迅速占领了穿戴、手机、电视和车载显示市场,其面板出货量逐年攀升,预计市场渗透率在 2025 年将提升至 73%。
OLED 的器件结构非常适合用于制作透明显示屏,而且OLED 透明屏的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橱窗展示、户外广告牌、平板显示,甚至可用作玻璃窗户,颇有科幻的感觉。目前市场上已经发布了相关的产品,小尺寸的以 Kairos 的透明显示智能手表为代表、大尺寸的以三星 55 寸的透明OLED 电视为代表。韩国的 LG Display 已经掌握了量产大尺寸透明 OLED 显示器的技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推入市场。
透明显示技术分类
透明面板,就是在关闭时像普通的玻璃一样透明,而工作时不仅能让我们看到面板上显示的图像,还能够看到显示屏背后的物体。在目前已报道的案例中,PDP、LCD、Micro-LED、OLED 等技术都可以实现透明显示,下面我们来进行简单介绍:
PDP 透明显示
如今 PDP 显示屏的产品已非常少见,它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日光灯类似,是一种利用气体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然后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显示技术。由于 PDP 不需要TFT 驱动电路,因此只要把面板中不透明的电极、荧光粉、阻隔层替换掉就可以实现透明显示。2011 年,韩国大田科学技术院使用透明度很高的二氧化硅溶胶凝胶作为绝缘层、SU-8 光刻胶作为阻隔层,得到了透过率接近 63%的PDP 显示屏,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液晶透明显示
LCD 属于非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它依靠背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红绿蓝彩色膜来显示不同的颜色。要用 LCD 技术实现透明显示,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去除背光源,利用外界光作为光源来实现透明的效果,第二种是对背光模组进行重排,将背光源放置在显示屏的边侧。前者适合做大尺寸面板,而后者适合用于小尺寸产品。2012 年,京东方展示的国内首款 32 寸透明液晶显示屏就是采用第一种方法,该显示屏具有全高清、功耗低、宽视角、对比度高的特点,成为当时展会上的焦点。
Micro-LED 透明显示
Micro-LED 是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属于自发光的显示技术,由尺寸在 10 微米以下的 LED 晶粒组成发光像素。由于发光像素尺寸极小,因此具有制作透明显示器的先天优势。2019 年,天马在 SID 会议上展示了与 PlayNitride 合作完成的 7.56 寸透明度达 60%的 Micro-LED 显示产品,该样机分辨率达 114PPI,边框小于 0.8mm,可用于车载显示器。但 Micro-LED 技术至今仍未成熟,在巨量转移、晶粒良率、三基色显示化等方面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
OLED 透明显示
OLED 透明显示利用其自发光、轻薄的特性,厚度能控制在 1mm 左右,用该技术做出来的手表、电视、橱窗等产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三星、LG Display、松下等公司已经展出了相关样机。虽然 OLED 厚度很薄,但它采用的 LTPS(低温多晶硅)驱动电路和一些功能层的透过率却很低,因此要实现透明显示,需要对电路重新排布或者把不透明的功能层替换成透明材料,才能获得更高的透过率。
透明 OLED 显示技术分析
目前常见的透明 OLED 面板透过率在 45%左右,利用OLED 轻薄、自发光的特点,要实现透明显示并不困难,结合我们的生产经验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介绍:
透明基板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 OLED 面板产品大多采用 LTPS 作为驱动电路,分辨率越高,电路排布越密集。而电路部分的光透过性不佳,尤其是用 ITO/Ag/ITO 作为阳极的全反射层完全不透光,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对 TFT 电路进行重新排布,通过让发光像素和电路紧凑排列来腾出透光的区域。
另外,我们尝试以四个像素为一组,只保留一个像素作为发光显示区,其余三个像素为非显示区,去除非显示区的阳极、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由此方法得到的基板透明开口率达 56%。从材料角度来说,颜色越深对光线吸收能力越强,目前平坦层、像素定义层所使用的材料透过率约为 70%,因此选用透明的材料替代它们可进一步提高基板的透过率。
透明阴极技术
顶发光 OLED 器件一般选用透明材料作为阴极。ITO(氧化铟锡)是透明度达 90%以上的良导体,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将它沉积在有机薄膜表面充当阴极,可以在获得良好透明性的同时减弱微腔效应带来的视角色偏。考虑到溅射过程中产生的 Plasma 可能对OLED 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人员使用 PLD(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实现了无损伤沉积 ITO 薄膜的效果。除了 ITO以外,纳米银线、石墨烯、金属网格等都是在透明性和导电性方面表现出众的材料,它们的存在推动了透明面板的发展。
其他改善技术
光损失机制中,我们将光在不同折射率材料界面存在的反射损失称为菲涅尔损失。要提高透明度,必须想方设法将光线穿过显示面板时的光损失降低。例如封装玻璃与盖板玻璃之间存在一层空气间隙,而玻璃与空气之间存在光学不匹配导致光损失。如果使用透明消气剂填充其间,那么不仅可以提高面板的透明度,还可以增强面板的抗压强度。另外,常见的玻璃透过率一般为 91%,研究表明,在玻璃表面贴一层抗反光涂层来减少外界光的反射,可以使玻璃的透过率提高至 98%,对于改善透明度来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结语
OLED 显示拥有其他传统显示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受益于上游的技术成熟、下游的需求增长,在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以后 OLED 面板的市场渗透率会进一步扩大,目前世界各国的显示面板厂商已经积极布局与投产。OLED 器件非常适合用于制作透明面板,同时透明 OLED 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产品,相信它的出现会在消费市场掀起波澜。
当然,透明 OLED 面板目前还存在亮度不足、对比度低等饱受诟病的问题,但随着透明基板技术、透明阴极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辅之以更多透明材料的出现,这些技术上的难题会逐一得到解决。